Search


我擔心你就是愛你

她每次回娘家,就要面對她媽重複的嘮叨,而且還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我擔心你就是愛你

她每次回娘家,就要面對她媽重複的嘮叨,而且還帶著干涉,那是她回娘家最大的壓力,往娘家的路上就感覺腳有千斤重。這次又跟她媽吵架,她媽說了一句話:「我擔心你就是愛你,你不懂嗎?」

她自己當媽的人,覺得她媽講得好像沒錯,可是,又總是感覺不舒服。想找我聊幾句,搞清楚。

我說,這是很常見的迷思與合理化的方式。擔心不等於愛,這放在其他功利一點的關係,可以看得更清楚。像是,老闆擔心我們業績不好,一直干涉我們的做事方式,這是愛嗎?

愛本身包含不少正面的情感,可是擔心又干涉,那常給人壓力。如果今天男女朋友談戀愛,互動過程中,不管哪一方一直只表現出擔心,又干涉對方的生活,我不知道這段關係可以持續多久?

我反問,通常老人家最被擔心的,就是健康問題。我問她,她有這方面的擔心且干涉嗎?

她說,她有跟她媽講,叫她去運動,做健康檢查。她媽很不喜歡聽這些話,有時候還講說「死了就算了,檢查反而知道一大堆毛病,活著也痛苦!」

所以啊,她的擔心就不是愛,她媽媽的擔心就是愛,這是什麼道理?不照顧自己的健康,就很可能給晚輩負擔,為什麼她不多積極面對自己的健康,選擇逃避?真的愛晚輩,就更要照顧自己的健康,不是嗎?

常管別人的人,很不喜歡被別人管,這是很常見的現象。管別人,不等於愛別人。如果「管」變成「尊重」,少了干涉,多了關懷,讓人感受到溫暖,這會比較接近愛。

愛一個人,會怕失去,所以擔心,這很自然。可是,懂得愛自己,愛起家人親友來,才能給人更多的空間與自在,而不是無所不在的壓迫感。

我再繼續請教她,請問她媽媽這樣擔心、干涉,對她的生活有幫助嗎?

她回答,沒有啊,反而造成大家常吵架。

我說,對啊,愛一個人,怎麼會是要讓對方持續受到我們的負面影響呢?

她說,她媽媽還怪她,都是她不聽話,所以害得她老了就一身毛病。她媽媽這句話,讓她很有罪惡感。

哇…,直接把老化常見的身體狀況,全都怪到晚輩身上,這招很經典。我換個方式說,請問她如果聽話,她媽媽的身體毛病就會不見嗎?不管是十年以前,還是現在開始聽話?

她說,應該不會吧!就算她十年前開始,假設事事都聽她媽媽的話,她媽媽還是有很多事可以擔心跟生氣,像是她爸爸、她弟弟,還有她奶奶,也就是他媽媽的婆婆…

我說,所以她剛好是所有人裡面最願意聽她媽媽講的人,她媽媽就把所有情緒的責任放在她身上。好像她沒讓她媽媽開心,就是罪人。最孝順的人,反而最常接受指控,這不知道是什麼邏輯?

我們沒辦法繼續聊,只好講到這裡就說再見了。

有一個想法,我想請她參考—先放棄做一個媽媽眼中的好女兒吧,這太難了,太單向了。把另一個人的情緒都一起承受著過生活,很不容易。這一關過不了,她反而沒辦法用輕鬆的態度,面對她媽媽。有空多看看書,把一些陳舊的迷思理清楚,別被它們纏繞著綁住了。

擔心對方,不代表我們愛著對方,因為愛常包含正向的感受。如果傳達不出正向的感受,擔心、干涉又沒有用。那麼,我們很可能只是繞個彎,要對方幫我們承擔情緒而已。

有時候,過度為別人擔心,是一種逃避。像是不想面對自己的健康問題,所以轉移注意力。

有時候是,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,巧妙地藉著要對方順著我們的意,來回頭安撫我們的情緒。這種情況下,通常雙方都過得不會太如意。

真的愛別人,還是要從愛自己開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我想傾聽你》新書上市
1.金石堂(加贈限量作者簽名書衣):http://ppt.cc/Qv9m5
【贈品書衣解說 : http://ppt.cc/HCG1a
2.博客來(簽名款已售完)請至一般版:http://ppt.cc/XpS6Y
3.誠品(限量明信片首刷已送完):http://ppt.cc/p3Inz
4.預購詳細說明:http://ppt.cc/1gqcW

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: 台灣雲端書庫(可借《謝謝你知道我愛你》、《找一條回家的路》、《跟自己和好》)
http://0rz.tw/HJCSM

台北市圖免費講座 : 3/26(六)下午2:30-5:30(自由進場)
http://ppt.cc/NeNn2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於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。 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、情緒教育、親職教養諮商、人際與家庭溝通、壓力管理、自閉類群障礙症、早期療育發展評估...等。 工作之餘,仍希望透過書寫與直播,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、自省的心得,以及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,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、痛苦、不安的朋友們,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療癒之路。 「洪仲清臨床心理師」的臉書粉絲專頁,目前追蹤人數已突破37萬。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、討論,學習面對情緒,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,學習在溝通中傾聽、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,以及如何寬解苦痛,跟自己和好。 . 邀約請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,恕無法回答邀約以外的問題,如有私人相關問題(心理治療、諮商),建議至專業機構或撥打諮詢專線尋求協助。謝謝~ 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0800-788-995 生命線1995 張老師1980 也可直接洽訊各地縣市政府衛生局,譬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://mental-health.gov.taipei/Default.aspx
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?
View all posts